保民生 促经济 赤峰市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发布时间: 2024-05-31 11:12
【字体大小: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赤峰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着力抓好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促经济保民生。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人口大市,全市人社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36万人,农牧民工转移就业208万人次,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5万人,就业工作的春风拂过玉龙大地,温暖了民心,也鼓舞着干劲。

  打好就业创业“组合拳”

  2024年4月21日在赤峰市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创业推进会上,成功应聘签约的赤峰籍大学生求职者王鑫开心地说:“家门口的招聘会让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不用外出打工了!”这次招聘会有10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近5万个。招聘企业覆盖“京津冀”“东北三省”“沿黄省区”等15个省(区、市)和自治区全部盟市。

  赤峰市抓住机遇,掀起了“双招双引”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新高潮,推出系列新举措:一是联合团市委向所有参会省市的高校发放邀请函,以赤诚之心诚邀大学生来赤峰就业创业。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宣传国家、自治区、赤峰市的就业创业政策,吸引大学生来赤峰发展。三是积极与其他省市对接,吸引外省和兄弟盟市企业家来赤峰投资兴业,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万名学子留赤峰”。赤峰市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就业放在首位,“十四五”以来,升级全市29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站,完善人才e站和服务设施,落实“1131”实名制服务机制,从市场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政策性统筹就业等多个方面一起发力,2024年一季度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888人。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杨云飞,利用多年来在北京积累的优质资源反哺家乡赤峰,成立了内蒙古英泰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超过5000万元,汇聚了一批优秀的高端专业人才。

  实施“创业赤峰”行动,打造“赤峰创业大赛”活动品牌。举办了首届“活力赤峰”创业创意活动,项目涵盖多个领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81个创业项目845人参赛。赤峰市人社局大力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市共认定创业孵化基地3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2家、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9家,共有入驻企业1849户,带动就业25248人。

  画好兜底帮扶就业“同心圆”

  企业是支撑发展的力量载体,是吸纳就业的源头活水。赤峰市始终秉持“保企业就是保就业”的理念,严格落实“降、贷、返、补、提”助企纾困政策。通过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及技能提升补贴等累计为企业减负20亿元。

  赤峰市不断完善贯穿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全市共设置就业服务平台和窗口2600个,配备工作人员2800人,实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至少配备1名就业服务工作专员,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推动就业服务由“服务民生”向“服务经济和服务民生”转变。

  抓好兜底帮扶促就业,不遗余力让百姓端牢饭碗,用心用情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依托全市29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站”,通过人才储备、市场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渠道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4.8万人。

  助力农牧民工转移就业。近年来,京蒙两地秉持“深化协作、搭建平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全面加强交流,通过京蒙劳务协作帮助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次。突出地域特色、行业特色、技艺特色,培育一批赤峰劳务品牌,年均带动就业15.6万人次。

  强化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全市已建设线上零工平台2个、线下零工市场18个,通过零工市场实现循环就业9.4万人次,实现劳动收入7700万元,由原有的零工“路边蹲活”转变为零工市场的“岗位找人”,初步实现零工市场“退路进院”。

  招才引智扩容就业“蓄水池”

  “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将技能人才评价权交给用人主体和培养主体,健全“政企校”协同机制,促成24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25家用人单位和14家技工院校联合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以赛代练、以赛提能,选拔74名选手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区第二届乡村振兴大赛,获得2金、2铜、19个优胜奖的好成绩。全市技能人才从34.1万人增长到41.3万人。

  擦亮城市“人才名片”,“聚”字为先。首次举办“赤峰院士故乡行”系列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君、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慧玲等5位院士来赤峰考察交流,从人才培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共谋发展、共话未来。抢先抓早、多措并举通过“绿色通道”人才引进、“文明红山·青春赤峰”高校专项人才引进等引才名片,3年来累计为赤峰市引进1900余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的科研人才。

  稳定就业服务“强磁场”

  打造“赤诚招聘”品牌,提升求职招聘服务水平。完善内蒙古东部人才市场功能,更新了120个智能化招聘展位,增设带岗直播间、高校毕业生服务站、就业创业会客厅,让求职者和创业者可以得到免费的就业指导。与团市委、民建、退役军人事务局、赤峰学院等多部门联动,与通辽、包头、鄂尔多斯等多盟市协作,服务场所拓展到所有劳动力市场和主要商圈,构建了人社搭台、部门唱戏、社会参与的新形式。2024年3月15日,赤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赤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举办了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20家企业提供岗位4150个。2023年至今,全市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53场,参与企业1万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9.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4万人,“赤诚招聘”品牌价值不断彰显。

  民生福祉,就业为要。下一步,赤峰市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千招万策提升就业质量,让无业者就业、就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

附件文档:
     
来源: 内蒙古日报

保民生 促经济 赤峰市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j9国际站登录

发布时间:2024-05-31
来源:内蒙古日报

保民生 促经济 赤峰市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赤峰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着力抓好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促经济保民生。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人口大市,全市人社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36万人,农牧民工转移就业208万人次,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5万人,就业工作的春风拂过玉龙大地,温暖了民心,也鼓舞着干劲。  打好就业创业“组合拳”  2024年4月21日在赤峰市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创业推进会上,成功应聘签约的赤峰籍大学生求职者王鑫开心地说:“家门口的招聘会让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不用外出打工了!”这次招聘会有10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近5万个。招聘企业覆盖“京津冀”“东北三省”“沿黄省区”等15个省(区、市)和自治区全部盟市。  赤峰市抓住机遇,掀起了“双招双引”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新高潮,推出系列新举措:一是联合团市委向所有参会省市的高校发放邀请函,以赤诚之心诚邀大学生来赤峰就业创业。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宣传国家、自治区、赤峰市的就业创业政策,吸引大学生来赤峰发展。三是积极与其他省市对接,吸引外省和兄弟盟市企业家来赤峰投资兴业,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万名学子留赤峰”。赤峰市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就业放在首位,“十四五”以来,升级全市29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站,完善人才e站和服务设施,落实“1131”实名制服务机制,从市场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政策性统筹就业等多个方面一起发力,2024年一季度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888人。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杨云飞,利用多年来在北京积累的优质资源反哺家乡赤峰,成立了内蒙古英泰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超过5000万元,汇聚了一批优秀的高端专业人才。  实施“创业赤峰”行动,打造“赤峰创业大赛”活动品牌。举办了首届“活力赤峰”创业创意活动,项目涵盖多个领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81个创业项目845人参赛。赤峰市人社局大力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市共认定创业孵化基地3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2家、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9家,共有入驻企业1849户,带动就业25248人。  画好兜底帮扶就业“同心圆”  企业是支撑发展的力量载体,是吸纳就业的源头活水。赤峰市始终秉持“保企业就是保就业”的理念,严格落实“降、贷、返、补、提”助企纾困政策。通过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及技能提升补贴等累计为企业减负20亿元。  赤峰市不断完善贯穿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全市共设置就业服务平台和窗口2600个,配备工作人员2800人,实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至少配备1名就业服务工作专员,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推动就业服务由“服务民生”向“服务经济和服务民生”转变。  抓好兜底帮扶促就业,不遗余力让百姓端牢饭碗,用心用情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依托全市29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站”,通过人才储备、市场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渠道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4.8万人。  助力农牧民工转移就业。近年来,京蒙两地秉持“深化协作、搭建平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全面加强交流,通过京蒙劳务协作帮助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次。突出地域特色、行业特色、技艺特色,培育一批赤峰劳务品牌,年均带动就业15.6万人次。  强化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全市已建设线上零工平台2个、线下零工市场18个,通过零工市场实现循环就业9.4万人次,实现劳动收入7700万元,由原有的零工“路边蹲活”转变为零工市场的“岗位找人”,初步实现零工市场“退路进院”。  招才引智扩容就业“蓄水池”  “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将技能人才评价权交给用人主体和培养主体,健全“政企校”协同机制,促成24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25家用人单位和14家技工院校联合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以赛代练、以赛提能,选拔74名选手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区第二届乡村振兴大赛,获得2金、2铜、19个优胜奖的好成绩。全市技能人才从34.1万人增长到41.3万人。  擦亮城市“人才名片”,“聚”字为先。首次举办“赤峰院士故乡行”系列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君、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慧玲等5位院士来赤峰考察交流,从人才培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共谋发展、共话未来。抢先抓早、多措并举通过“绿色通道”人才引进、“文明红山·青春赤峰”高校专项人才引进等引才名片,3年来累计为赤峰市引进1900余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的科研人才。  稳定就业服务“强磁场”  打造“赤诚招聘”品牌,提升求职招聘服务水平。完善内蒙古东部人才市场功能,更新了120个智能化招聘展位,增设带岗直播间、高校毕业生服务站、就业创业会客厅,让求职者和创业者可以得到免费的就业指导。与团市委、民建、退役军人事务局、赤峰学院等多部门联动,与通辽、包头、鄂尔多斯等多盟市协作,服务场所拓展到所有劳动力市场和主要商圈,构建了人社搭台、部门唱戏、社会参与的新形式。2024年3月15日,赤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赤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举办了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20家企业提供岗位4150个。2023年至今,全市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53场,参与企业1万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9.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4万人,“赤诚招聘”品牌价值不断彰显。  民生福祉,就业为要。下一步,赤峰市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千招万策提升就业质量,让无业者就业、就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赤峰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着力抓好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促经济保民生。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人口大市,全市人社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全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36万人,农牧民工转移就业208万人次,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35万人,就业工作的春风拂过玉龙大地,温暖了民心,也鼓舞着干劲。

  打好就业创业“组合拳”

  2024年4月21日在赤峰市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创业推进会上,成功应聘签约的赤峰籍大学生求职者王鑫开心地说:“家门口的招聘会让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不用外出打工了!”这次招聘会有100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近5万个。招聘企业覆盖“京津冀”“东北三省”“沿黄省区”等15个省(区、市)和自治区全部盟市。

  赤峰市抓住机遇,掀起了“双招双引”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新高潮,推出系列新举措:一是联合团市委向所有参会省市的高校发放邀请函,以赤诚之心诚邀大学生来赤峰就业创业。二是采取多种措施宣传国家、自治区、赤峰市的就业创业政策,吸引大学生来赤峰发展。三是积极与其他省市对接,吸引外省和兄弟盟市企业家来赤峰投资兴业,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万名学子留赤峰”。赤峰市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就业放在首位,“十四五”以来,升级全市29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站,完善人才e站和服务设施,落实“1131”实名制服务机制,从市场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政策性统筹就业等多个方面一起发力,2024年一季度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888人。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生杨云飞,利用多年来在北京积累的优质资源反哺家乡赤峰,成立了内蒙古英泰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超过5000万元,汇聚了一批优秀的高端专业人才。

  实施“创业赤峰”行动,打造“赤峰创业大赛”活动品牌。举办了首届“活力赤峰”创业创意活动,项目涵盖多个领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81个创业项目845人参赛。赤峰市人社局大力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十四五”以来,全市共认定创业孵化基地3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2家、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9家,共有入驻企业1849户,带动就业25248人。

  画好兜底帮扶就业“同心圆”

  企业是支撑发展的力量载体,是吸纳就业的源头活水。赤峰市始终秉持“保企业就是保就业”的理念,严格落实“降、贷、返、补、提”助企纾困政策。通过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及技能提升补贴等累计为企业减负20亿元。

  赤峰市不断完善贯穿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千方百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全市共设置就业服务平台和窗口2600个,配备工作人员2800人,实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至少配备1名就业服务工作专员,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推动就业服务由“服务民生”向“服务经济和服务民生”转变。

  抓好兜底帮扶促就业,不遗余力让百姓端牢饭碗,用心用情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依托全市29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站”,通过人才储备、市场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渠道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4.8万人。

  助力农牧民工转移就业。近年来,京蒙两地秉持“深化协作、搭建平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全面加强交流,通过京蒙劳务协作帮助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7.8万人次。突出地域特色、行业特色、技艺特色,培育一批赤峰劳务品牌,年均带动就业15.6万人次。

  强化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全市已建设线上零工平台2个、线下零工市场18个,通过零工市场实现循环就业9.4万人次,实现劳动收入7700万元,由原有的零工“路边蹲活”转变为零工市场的“岗位找人”,初步实现零工市场“退路进院”。

  招才引智扩容就业“蓄水池”

  “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1万人次。将技能人才评价权交给用人主体和培养主体,健全“政企校”协同机制,促成24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25家用人单位和14家技工院校联合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以赛代练、以赛提能,选拔74名选手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区第二届乡村振兴大赛,获得2金、2铜、19个优胜奖的好成绩。全市技能人才从34.1万人增长到41.3万人。

  擦亮城市“人才名片”,“聚”字为先。首次举办“赤峰院士故乡行”系列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君、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慧玲等5位院士来赤峰考察交流,从人才培育、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共谋发展、共话未来。抢先抓早、多措并举通过“绿色通道”人才引进、“文明红山·青春赤峰”高校专项人才引进等引才名片,3年来累计为赤峰市引进1900余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的科研人才。

  稳定就业服务“强磁场”

  打造“赤诚招聘”品牌,提升求职招聘服务水平。完善内蒙古东部人才市场功能,更新了120个智能化招聘展位,增设带岗直播间、高校毕业生服务站、就业创业会客厅,让求职者和创业者可以得到免费的就业指导。与团市委、民建、退役军人事务局、赤峰学院等多部门联动,与通辽、包头、鄂尔多斯等多盟市协作,服务场所拓展到所有劳动力市场和主要商圈,构建了人社搭台、部门唱戏、社会参与的新形式。2024年3月15日,赤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赤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举办了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20家企业提供岗位4150个。2023年至今,全市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53场,参与企业1万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9.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4万人,“赤诚招聘”品牌价值不断彰显。

  民生福祉,就业为要。下一步,赤峰市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千招万策提升就业质量,让无业者就业、就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