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字体大小: 】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十四五”时期就业的目标任务有哪些?围绕做好就业工作将采取哪些举措?

回答(就业促进处处长伏凌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做好就业工作是实现“六稳”“六保”的关键。

“十三五”时期,自治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把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攻坚克难,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十四五”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区就业的目标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其中包括就业优先政策得到全面强化,就业促进机制更加完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劳动者就业技能稳步提升,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任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走势,通过科学测算,我们设立了十项指标作为“十四五”时期的计划目标:到2025年,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重点群体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6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00万人次,农牧民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1000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5万人次,农牧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次。围绕以上目标,我们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推动就业工作:

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同和落实;

二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人力资本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良性互动。

三是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

四是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兜牢民生底线。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六是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

七是加强农牧民工服务工作,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将通过项目支撑推动重点就业工作任务落地。在就业能力提升方面,将实施家政服务业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3个项目;在就业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将实施就业服务信息化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就业创业示范4个项目;在重点群体就业方面,将实施高校毕业生岗位拓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劳务品牌促进就业4个项目;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将实施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以奖代补、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培养、创业导师库建设3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明确了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目的就是以实施项目为抓手,推动就业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全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新华融媒记者: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请问“十四五”期间,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特别是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保上有哪些举措?

回答(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建华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想这也是各族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比较关心的问题。

全民参保计划是将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的重要抓手,是让更多群众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最终目的是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十三五”期间,打破灵活就业参保户籍地限制,优化简化参保流程,拓宽网上、掌上参保缴费渠道,连续开展扩面专项行动,推动全区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1570.6万人,较“十二五”末增长179.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6万人,基本实现应参尽参,为我区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把扩大参保覆盖面摆在社保经办工作首位,全力提升全民参保计划实施效果,以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将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参保率达到90%以上。重点实施以下几方面举措:

一是精准识别未参保人员。依托人社部的部级共享数据和自治区相关部门推动的自治区级数据,全面排查未参保人员数量,充分利用各地乡镇社区街道“网格化管理”,逐户逐人精准识别未参保原因和情况,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实时共享,为精准扩面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二是完善扩面制度机制。针对未参保人员不同情况,持续加大制度创新,完善参保激励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引导和帮助未参保人员参保。特别是对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我们将积极探索适应新业态从业的扩面机制,深入研究政府补贴或“助保贷”等参保缴费筹资模式,帮助他们参保。

三是优化参保经办服务。加快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速度,全面推广“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服务模式,全力清减经办流程,持续压缩经办时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参保缴费服务。对排查出的未参保人员,我们将探索实施“一对一”服务模式,依托政法、民政部门在街道、社区、乡村等基层管理服务层面的网格化管理资源,上门讲解参保政策,上门提供参保服务,打消他们的顾虑,引导、帮助和推动他们参保缴费。此外,我们还将开展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建筑、交通、水利工程等领域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切实让更多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享受到职业伤害保障。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新时代群众对就业、社会保障等人社公共服务有着更高的期盼。“十四五”期间,在推动人社公共服务便民化、智能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回答(政务服务处处长张海涛: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人社部门是重要的民生部门,服务人群广、服务事项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人社厅党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围绕深化人社数字化改革,以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均等化为核心,打造线上“一网通”、线下“一窗办”、服务“一卡通”,努力提升工作水平、服务水平和监管水平,人社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力推动人社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便利化,组织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信息化工程,开展“全区人力资源一体化公共服务”“‘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云平台”等8个平台项目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民、城乡一体、均等可及、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强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牧区覆盖,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目前,我们正在与银行、邮政等合作建设“社银一体化”和“社邮一体化”服务网点,利用银行和邮政营业网点多、辐射广的优势,委托合作网点代办人社领域的高频服务事项,推动人社业务最大程度向下延伸、向群众身边辐射。

第二,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围绕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进一步细化人社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明确服务要求,完善保障政策,规范业务办理标准,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深化“减证便民”工作,进一步梳理证明事项材料,做到“能减尽减”

第三,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做好线上“一网通”、线下“一窗办”、服务“一卡通”。线上“一网通”,做到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解经办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难、经办服务不便捷等问题,统一经办标准,优化办事流程,以全区人社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为支撑,推动全区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线下“一窗办”,将人社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大经办系统,在全区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群众到一个窗口可一次办完所有的事,彻底扭转因窗口划分过细,导致企业和群众办事要到不同的窗口“重复排队”“重复提交材料”等,推动实现人社公共服务由单一服务走向业务协同,由区域通办走向异地可办。服务“一卡通”,推行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首要的是将社保卡作为所有人社业务的有效身份凭证和待遇发放结算载体,在人社领域实现线上线下“全业务用卡”;同时以社保卡为载体,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惠民惠农惠牧补贴发放、智慧城市等居民服务方面“一卡通”。


发布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21-10-20 10:00
新闻发布人: 王林
附件文档: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j9国际站登录

发布时间:2021-10-20 10:00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十四五”时期就业的目标任务有哪些?围绕做好就业工作将采取哪些举措?
  回答(就业促进处处长伏凌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做好就业工作是实现“六稳”“六保”的关键。
  “十三五”时期,自治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把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攻坚克难,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十四五”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区就业的目标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其中包括就业优先政策得到全面强化,就业促进机制更加完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劳动者就业技能稳步提升,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任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走势,通过科学测算,我们设立了十项指标作为“十四五”时期的计划目标:到2025年,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重点群体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6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00万人次,农牧民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1000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5万人次,农牧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次。围绕以上目标,我们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推动就业工作:
  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同和落实;
  二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人力资本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良性互动。
  三是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
  四是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兜牢民生底线。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六是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
  七是加强农牧民工服务工作,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将通过项目支撑推动重点就业工作任务落地。在就业能力提升方面,将实施家政服务业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3个项目;在就业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将实施就业服务信息化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就业创业示范4个项目;在重点群体就业方面,将实施高校毕业生岗位拓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劳务品牌促进就业4个项目;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将实施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以奖代补、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培养、创业导师库建设3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明确了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目的就是以实施项目为抓手,推动就业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全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新华融媒记者: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请问“十四五”期间,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特别是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保上有哪些举措?
  回答(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建华):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想这也是各族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比较关心的问题。
  全民参保计划是将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的重要抓手,是让更多群众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最终目的是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十三五”期间,打破灵活就业参保户籍地限制,优化简化参保流程,拓宽网上、掌上参保缴费渠道,连续开展扩面专项行动,推动全区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1570.6万人,较“十二五”末增长179.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6万人,基本实现应参尽参,为我区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把扩大参保覆盖面摆在社保经办工作首位,全力提升全民参保计划实施效果,以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将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参保率达到90%以上。重点实施以下几方面举措:
  一是精准识别未参保人员。依托人社部的部级共享数据和自治区相关部门推动的自治区级数据,全面排查未参保人员数量,充分利用各地乡镇社区街道“网格化管理”,逐户逐人精准识别未参保原因和情况,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实时共享,为精准扩面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二是完善扩面制度机制。针对未参保人员不同情况,持续加大制度创新,完善参保激励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引导和帮助未参保人员参保。特别是对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我们将积极探索适应新业态从业的扩面机制,深入研究政府补贴或“助保贷”等参保缴费筹资模式,帮助他们参保。
  三是优化参保经办服务。加快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速度,全面推广“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服务模式,全力清减经办流程,持续压缩经办时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参保缴费服务。对排查出的未参保人员,我们将探索实施“一对一”服务模式,依托政法、民政部门在街道、社区、乡村等基层管理服务层面的网格化管理资源,上门讲解参保政策,上门提供参保服务,打消他们的顾虑,引导、帮助和推动他们参保缴费。此外,我们还将开展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建筑、交通、水利工程等领域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切实让更多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享受到职业伤害保障。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新时代群众对就业、社会保障等人社公共服务有着更高的期盼。“十四五”期间,在推动人社公共服务便民化、智能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回答(政务服务处处长张海涛):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人社部门是重要的民生部门,服务人群广、服务事项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人社厅党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围绕深化人社数字化改革,以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均等化为核心,打造线上“一网通”、线下“一窗办”、服务“一卡通”,努力提升工作水平、服务水平和监管水平,人社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力推动人社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便利化,组织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信息化工程,开展“全区人力资源一体化公共服务”“‘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云平台”等8个平台项目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民、城乡一体、均等可及、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强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牧区覆盖,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目前,我们正在与银行、邮政等合作建设“社银一体化”和“社邮一体化”服务网点,利用银行和邮政营业网点多、辐射广的优势,委托合作网点代办人社领域的高频服务事项,推动人社业务最大程度向下延伸、向群众身边辐射。
  第二,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围绕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进一步细化人社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明确服务要求,完善保障政策,规范业务办理标准,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深化“减证便民”工作,进一步梳理证明事项材料,做到“能减尽减”
  第三,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做好线上“一网通”、线下“一窗办”、服务“一卡通”。线上“一网通”,做到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解经办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难、经办服务不便捷等问题,统一经办标准,优化办事流程,以全区人社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为支撑,推动全区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线下“一窗办”,将人社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大经办系统,在全区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群众到一个窗口可一次办完所有的事,彻底扭转因窗口划分过细,导致企业和群众办事要到不同的窗口“重复排队”“重复提交材料”等,推动实现人社公共服务由单一服务走向业务协同,由区域通办走向异地可办。服务“一卡通”,推行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首要的是将社保卡作为所有人社业务的有效身份凭证和待遇发放结算载体,在人社领域实现线上线下“全业务用卡”;同时以社保卡为载体,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惠民惠农惠牧补贴发放、智慧城市等居民服务方面“一卡通”。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十四五”时期就业的目标任务有哪些?围绕做好就业工作将采取哪些举措?

回答(就业促进处处长伏凌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做好就业工作是实现“六稳”“六保”的关键。

“十三五”时期,自治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把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攻坚克难,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十四五”就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区就业的目标是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其中包括就业优先政策得到全面强化,就业促进机制更加完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劳动者就业技能稳步提升,就业容量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任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走势,通过科学测算,我们设立了十项指标作为“十四五”时期的计划目标:到2025年,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重点群体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6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200万人次,农牧民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1000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左右;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5万人次,农牧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次。围绕以上目标,我们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推动就业工作:

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同和落实;

二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人力资本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良性互动。

三是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

四是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兜牢民生底线。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六是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

七是加强农牧民工服务工作,维护农牧民工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将通过项目支撑推动重点就业工作任务落地。在就业能力提升方面,将实施家政服务业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建设3个项目;在就业服务质量提升方面,将实施就业服务信息化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就业创业示范4个项目;在重点群体就业方面,将实施高校毕业生岗位拓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促进、劳务品牌促进就业4个项目;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将实施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以奖代补、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培养、创业导师库建设3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明确了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目的就是以实施项目为抓手,推动就业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全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新华融媒记者: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十四五”人社事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请问“十四五”期间,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特别是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保上有哪些举措?

回答(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建华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想这也是各族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比较关心的问题。

全民参保计划是将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的重要抓手,是让更多群众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最终目的是要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十三五”期间,打破灵活就业参保户籍地限制,优化简化参保流程,拓宽网上、掌上参保缴费渠道,连续开展扩面专项行动,推动全区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达到1570.6万人,较“十二五”末增长179.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6万人,基本实现应参尽参,为我区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把扩大参保覆盖面摆在社保经办工作首位,全力提升全民参保计划实施效果,以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保为重点,将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参保率达到90%以上。重点实施以下几方面举措:

一是精准识别未参保人员。依托人社部的部级共享数据和自治区相关部门推动的自治区级数据,全面排查未参保人员数量,充分利用各地乡镇社区街道“网格化管理”,逐户逐人精准识别未参保原因和情况,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实时共享,为精准扩面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二是完善扩面制度机制。针对未参保人员不同情况,持续加大制度创新,完善参保激励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引导和帮助未参保人员参保。特别是对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我们将积极探索适应新业态从业的扩面机制,深入研究政府补贴或“助保贷”等参保缴费筹资模式,帮助他们参保。

三是优化参保经办服务。加快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速度,全面推广“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服务模式,全力清减经办流程,持续压缩经办时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参保缴费服务。对排查出的未参保人员,我们将探索实施“一对一”服务模式,依托政法、民政部门在街道、社区、乡村等基层管理服务层面的网格化管理资源,上门讲解参保政策,上门提供参保服务,打消他们的顾虑,引导、帮助和推动他们参保缴费。此外,我们还将开展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扩面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建筑、交通、水利工程等领域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切实让更多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享受到职业伤害保障。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新时代群众对就业、社会保障等人社公共服务有着更高的期盼。“十四五”期间,在推动人社公共服务便民化、智能化方面有哪些举措?

回答(政务服务处处长张海涛: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人社部门是重要的民生部门,服务人群广、服务事项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人社厅党组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围绕深化人社数字化改革,以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均等化为核心,打造线上“一网通”、线下“一窗办”、服务“一卡通”,努力提升工作水平、服务水平和监管水平,人社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力推动人社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便利化,组织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信息化工程,开展“全区人力资源一体化公共服务”“‘四位一体’就业服务云平台”等8个平台项目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民、城乡一体、均等可及、高效优质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加强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牧区覆盖,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目前,我们正在与银行、邮政等合作建设“社银一体化”和“社邮一体化”服务网点,利用银行和邮政营业网点多、辐射广的优势,委托合作网点代办人社领域的高频服务事项,推动人社业务最大程度向下延伸、向群众身边辐射。

第二,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围绕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进一步细化人社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明确服务要求,完善保障政策,规范业务办理标准,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深化“减证便民”工作,进一步梳理证明事项材料,做到“能减尽减”

第三,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重点做好线上“一网通”、线下“一窗办”、服务“一卡通”。线上“一网通”,做到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运用信息化手段破解经办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难、经办服务不便捷等问题,统一经办标准,优化办事流程,以全区人社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为支撑,推动全区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线下“一窗办”,将人社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大经办系统,在全区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群众到一个窗口可一次办完所有的事,彻底扭转因窗口划分过细,导致企业和群众办事要到不同的窗口“重复排队”“重复提交材料”等,推动实现人社公共服务由单一服务走向业务协同,由区域通办走向异地可办。服务“一卡通”,推行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首要的是将社保卡作为所有人社业务的有效身份凭证和待遇发放结算载体,在人社领域实现线上线下“全业务用卡”;同时以社保卡为载体,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惠民惠农惠牧补贴发放、智慧城市等居民服务方面“一卡通”。


发布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发布时间: 2021-10-20 10:00
新闻发布人: 王林
网站地图